港湾周评|“并购之王”包凡“迷失”
《港湾商业观察》李镭
平地一声雷!叱咤中国商场的顶级投资人包凡失联了。
2月17日,两名投资界人士以及一位知名互联网企业中层人士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确实有些突然,很吃惊。
在这些行业人士的眼中,“包凡在中国投资界的影响力及地位大概能排到前十,甚至其操盘能力能排到前五。”
外界称包凡为顶级投资人并不夸张,他和他的华兴资本在中国互联网新经济领域开疆拓土,作为投资及资本交易的中介机构,他的团队撮合了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交易,包括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赶集网,美团和大众点评等。
创立华兴资本(01911.HK)近二十年,取得足够多的骄人战绩,包凡今年刚过知天命第三年—53岁,依然算可以取得更大辉煌与成就的年龄。
印象中,包凡似乎永远都是一副“光头”模样,反应灵敏,表达迅速,相当自信,毕业于复旦后,又就读于挪威经济管理学院,这是一所在欧洲商学院排名靠前的高校,可能从这里开始,就为包凡的商业人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国际化的读书环境与商业视野,让包凡迅速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在华尔街两家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的高强度训练下,他对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及收购兼并的能力真正得以锤炼。
众所周知,投行的高薪与高强度相辅相成,每天十几二十个小时的工作强度,对于数字的敏感,对于商业模式的洞悉,对于商业世界里人性与利益的洞察,这七年包凡想必都不少刻骨铭心的故事。
离开投行后,包凡选择加盟互联网新贵亚信科技担任首席战略官,在2000年左右我国互联网浪潮开始起步的这一阶段,美国纳斯达克则迎来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声音,大多数中国公司恐怕对于“首席”这样的职位压根没听说过。
在创业前,从对商业与生意的理解,亚信两位创始人田溯宁与丁健无疑又对包凡启发众多。和包凡一样,这俩位如今也是投资大佬,但是近十年的投资生涯及商业版图,乃至于市场熟知程度,明显落后于包。
他后来谈及,“在亚信4年,我接触了很多互联网企业,当时都还很小,但我深感这拨人能成事。如果我把这拨人的机会把握住,也许华兴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投行,基于这样一个想法做起来。”
2004年创立华兴资本至今,包凡开始了他的资本江湖生涯。这是真正属于包凡的华兴时代。他获得最大的称号莫过于“新经济资本之王”与“并购之王”。
包凡在接受《深网》采访时谈到,我是一个好奇心驱动的人,不懂的事我都要去琢磨琢磨。“工作之外好像没什么了,全部在工作。现在我没有把它当作工作,每天琢磨新的不同的事其实挺好玩的。在我这个人生阶段,肯定不是为了工作而去工作的。这件事之所以我来做,而且能投入去做,肯定是我喜欢这件事。”
处理非常之事,很看重江湖义气,带头大哥。种种标签下,包凡的重情重义性格不言而喻,这无疑能帮助他结交深厚的人脉与资源,他曾说道,“老刘(刘强东)是个很江湖的人,我也是个很江湖的人,我们都很讲义气”。”
2015年10月,美国财经杂志《彭博市场》公布了第五届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包凡排在第22位。
纵横四海十余年后,2018年9月27日,包凡带领着华兴资本登陆港交所,虽然彼时市值规模也就100多亿港元,甚至上市首日还破发,但其邀请的另一位重量级投资大佬沈南鹏,却也引人瞩目。
沈南鹏现场夸赞地说,红杉资本十分认同华兴资本对于中国新经济趋势前瞻性的把握及独到眼光,多年来,华兴不断冲破边界,已经成长为新经济领域独一无二的投资银行与投资管理公司。
近些年来看,在包凡的带领下,华兴资本迅速开启了全球布局,获得了包括国内、香港、美国及新加坡的金融业务牌照。
即便在疫情肆扰出行不便的2022年,包凡还是获得了新加坡证券业务牌照。
一切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在进行。截至2021年底,华兴资本资产管理规模(AUM)约490亿人民币,医疗健康、新消费、科技及先进制造行业投资占比达99%。2021年净利润16.24亿元,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56%。
然而,突然的失联,以及可能牵连的相关案件,如同当头一棒,令所有人惊诧,这包括了投资人,员工与企业界。
2月17日收盘,华兴资本当天下跌了28.20%。资本市场的恐慌情绪仍在蔓延。
人们纷纷猜想的是,这位顶级投资人最终将迎来怎样的结局?是一段调查后仍然能回归正常,又或是更大麻烦?其带领下的华兴资本,尤其是所涵盖众多新经济领域,还是否能稳健发展?
包凡将迎来怎样的宿命,尚待时间回答。(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