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之歌IPO深陷亏损窘境:退款剧增付费用户锐减,还涉嫌多起违规
《港湾商业观察》 施子夫
12月21日,在线教育学习平台北京量子之歌科技有限公司(QuantaSing Group Limited,以下简称,量子之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F-1文件,拟纳斯达克上市。
除了K12在线教育平台受到外界多重关注外,成人在线教育的赛道也一度火热。然而不少财商类教育APP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断诱导消费者提供付费项目,存在的多种违规风险同样不能忽视。
01
B端C端业务双引擎,难逃业绩亏损窘境
官网显示,量子之歌是国内成人个人兴趣在线学习服务提供商,旗下包含启牛学堂、千尺学堂、讲真等多个知识分享平台,主要通过直播、音频等多种形式对用户进行线上知识普及,向用户传递涵盖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内容。
经营期间,量子之歌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金融素养知识学习业务。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财年和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年,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2023财年前三个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该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15.64亿元、23.00亿元以及4.69亿元,占当期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8.8%、80.2%以及71.0%。
2021年8月,量子之歌还曾拓展新业务个人兴趣课程,主要包括“讲真”以及“千尺学堂”。该业务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年以及2023财年前三个月实现收入分别为1.94亿元、1.17亿元,占当期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8%、17.7%。
截至2022年11月30日,量子之歌的学习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约7510万。
除了C端的学习服务平台外,2020年2月,量子之歌还推出了面向B端的营销服务业务。报告期内,营销服务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1.44亿元、1.86亿元以及7361.3万元,占当期收入比重分别为8.2%、6.5%和11.2%。
然而同行业内的K12在线教育平台相似,报告期内,量子之歌也难逃业绩亏损的困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7.60亿元、28.68亿元和6.59亿元;录得净亏润分别为3.16亿元、2.33亿元以及9727.8万元。不到三年的时间,量子之歌共计亏损6.46亿元。
量子之歌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正在不断推出新的课程,以进一步多元化和扩大公司在成人在线学习领域的市场份额。然而在当前的商业模式下,公司有限的历史可能无法作为评估前景和未来经营的充分依据,公司依然受到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
02
销售和营销费用高企,退款逐年走高
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量子之歌表示,主要系销售和营销活动的巨额支出所致。
报告期内,量子之歌的总运营费用分别为19.12亿元、26.95亿元6.78亿元,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16.95亿元、22.54亿元、5.81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6.3%、78.6%和88.1%。
高企的营销和销售费用虽然让量子之歌的注册用户数得到明显提升,但在报告期内,量子之歌的退款情况也在逐年走高。
报告期各期末,量子之歌分别支付了1.37亿元、2.50亿元以及6190万元的退款,其中大部分是根据公司的学费退还政策支付。
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的五个月,量子之歌的付费用户数合计约为50万名,而在2022 年6月30日止的财年,公司的付费用户数为110万名,可见付费用户波动下滑过半。
里畔联合创始人、极深研几首席分析师葛文伟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目前在线教育营销行业的主要花费集中在产品以及人力的花费上,在监管之前,在线教育的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为抢占市场份额,行业内大家都会在营销上进行投入。
03
理财课骗局?旗下平台涉嫌多重违规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量子之歌旗下专注于财商知识普及的启牛学堂曾多次涉嫌违规导流,平台深陷“理财骗局”。
2021年3月15日,南方都市报曾报道启牛商学院、小帮规划、长投学堂等五家理财课程平台,除了课程结构与内容同质化严重外,各平台都存在向华泰证券导流的情形。
2022年3月份,央视曾报道启牛学堂存在“理财课骗局”。报道显示,启牛课堂中从事财商教育机构的相关人员并没有证券从业资格,而推荐股票等活动在原则上属于违法行为。
此外,潇湘晨报还报道,有用户吐槽家里的老年人报名了启牛学堂的课程,还被诱导使用网络贷款和信用卡进行支付。
除媒体报道外,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启牛学堂,截至1月4日,共计有投诉量2714条,已完成2028条,其中近30天投诉量37条。消费者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诱导消费者、欺骗消费者、虚假宣传、违规收费、电话骚扰等。
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在使用启牛学堂APP之后,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推销、宣传等方式对学员进行洗脑式营销。该消费者不仅在工作人员的鼓吹下购买多起课程,同时还申请了三次消费贷款。该消费者表示,启牛学堂的业务范围并不包括证券基金培训业务,希望有关部门能对其进行处罚。
近几年,财商教育行业火热。一众财商平台除了通过宣传及营销获取大批流量外,也抓住了消费者对于理财知识的缺乏。在实际购买课程之后,不仅相关课程难以进行售后同时还涉及推荐股票等不合规行为。
目前,财商教育行业正整处于监管整治中,对于违法行为不仅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也应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