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多面围城:双千亿目标失败总裁换人,净利润下滑远低市场预期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廖紫雯
作为行业数一数二的巨头,蒙牛乳业(02319.HK)日前公布了2023年业绩情况。与此同时,总裁的更换,加上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多少令蒙牛乳业在资本市场上不被看好。
根据蒙牛乳业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986.2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48.09亿元,同比下降9.31%;经营利润为61.7亿元,同比增长13.8%;归属于权益股东净利润48.1亿元,同比下降9.3%;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至37.2%。
01
2023答卷:增收不增利
具体分业务来看,液态奶收入为820.711亿元,上年同期为782.693亿元,同比上升4.86%,占蒙牛总收入的83.2%,上年同期为84.5%。冰淇淋收入为60.263亿元,上年同期为56.524亿元,同比上升6.61%,占蒙牛总收入的6.1%,上年同期为6.1%。奶粉收入为38.017亿元,上年同期为38.620亿元,同比下降1.56%,占蒙牛总收入的3.9%,上年同期为4.2%。奶酪收入为43.573亿元,上年同期为13.211亿元,同比上升229.82%(妙可蓝多全年并表有关),占蒙牛总收入的4.4%,上年同期为1.4%。
蒙牛乳业表示,2023年将派息比例提升至40%,派发期末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489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9.24亿元,同比增加21%。
毫无疑问,2023年度财报对蒙牛而言,是一份增收不增利好坏参半的答卷。
在同一时间,公司在高管人事上也做了调整,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按照集团战略安排,卢敏放升任公司副董事长、卸任总裁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原高级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高飞接任总裁,并担任执行董事。
3月27日当天,蒙牛乳业股价大跌9.92%,恒生指数则下跌1.36%。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港湾商业观察》,蒙牛的业绩表现受内外部因素叠加影响,市场竞争力有所减弱,而卢敏放在任期间虽力图扭转不利局面,但也收效甚微,所以业绩一出,并受大盘影响,蒙牛股价有明显下滑。
在同一天的业绩发布会上,蒙牛股份高管也回复了外界的担忧。
卢敏放表示,净利润的下滑主要是受到多余鲜奶喷粉储藏产生的大包粉减值,分红预扣税和市场竞争加剧销售费用增加等原因有关。“对于蒙牛去年业绩表示满意”。
针对行业当前压力及前景,卢敏放认为,短期内国内乳制品行业增长依然面临压力,乳制品企业要渡过周期,需要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价值。比如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长,乳业在一些细分赛道,如低糖低脂、零添加、配方优化、营养强化等依然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也将成为未来乳企创新升级和竞争的新赛道。同时,渠道的多元化也带动了新渠道和新场景的出现,也是行业竞争的另一个维度。
“目前行业属于暂时性放缓,中国乳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下半场阶段,但由于国内乳业产业结构太单一,因此行业并没有‘反应过来’。”卢敏放谈道。
华福证券在2月初的研究报告中也认为,对比国内外,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同世界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下沉市场需求空间有待挖掘。细分品类增速来看,低温鲜奶和奶酪增速最快,而酸奶、婴配粉和乳饮料品类偏存量竞争。从格局来看,双寡头格局清晰,当前常温奶品类的CR2在70%左右,份额战趋于尾声。看向未来,伊利和蒙牛战略布局重点呈现差异化,伊利重点发力奶粉等高毛利率产品,蒙牛则在高速成长且格局未定的低温和奶酪抢先发力。
02
前总裁双千亿目标成空,新总裁如何应对?
与此同时,对于高管人事变动方面,卢敏放也表示,这一调整是蒙牛董事会基于战略考虑的决定,一方面希望继续做大做强蒙牛;另一方面,也希望发展并且培养年轻一代的核心管理团队。
无论是卢敏放,还是高飞,在行业经验方面都历练十足。卢敏放于2016年9月担任蒙牛乳业总裁,在此之前,曾担任达能早期生命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服务达能集团及多美滋婴儿食品有限公司超过10年。更早前,卢敏放曾在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任职达9年,并在美国通用电气(中国)服务近4年。
外界印象深刻的是,刚上任蒙牛总裁一年左右,卢敏放就提出了“双千亿”的目标,即到2020年,蒙牛营收和市值要双双突破1000亿。如今看来,“双千亿”目标无疑遗憾收场。截至3月27日收盘,蒙牛乳业市值为675.15亿港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高飞自1999年蒙牛创立之初加入公司,现年47岁,他曾担任销售及营销部区域经理、中心经理、销售总经理、营销总经理、高级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等。据悉,高飞在乳制品行业深耕多年,主导了蒙牛销售体系的开拓和发展。带领团队打造高端品牌“特仑苏”,开辟了中国高端奶制品市场。此外,在蒙牛推进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他也主导建成的宁夏全数智化超级工厂,打造了行业智能制造示范标杆。
至少从财务数据上来看,新总裁高飞面临着如何扭转净利润下滑的处境。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高飞是一个破局者,从过往履历来看,他对市场销售,产品的品牌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所以接任总裁后会对蒙牛的整个业务板块,在未来的市场破局中有很大帮助。
宋亮认为,一方面蒙牛履行社会责任,在22年及23年,持续收奶喷粉,占用了不少的资金,这很大程度上造成蒙牛增收不增利。不过,另一方面,蒙牛近年来为了消化奶源,持续进行促销,通过降低价格来使得销量增加,这也确保了营收的增长。
宋亮建议,在稳住主业的前提下,蒙牛可以去做新赛道新业务的拓展。同时,公司还可以进一步降本增效,利用数字化手段来加强整个产业链的链接,进而降低产业链衔接的成本。其次要继续打造新赛道新产品,增加新的增长点。
高飞在业绩会上也表示:今天无论谁在总裁这个岗位,首先都会想到蒙牛的战略不变。目前行业遇到一些挑战,蒙牛将积极应对,“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进一步推动消费迭代,包括数字化转型、持续为消费者和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蒙牛管理层会更加注重现金流的提升和对股东的回报。”
03
净利润低于市场预期,销售费用双位数增长
不过,沈萌则认为蒙牛当前所面临的行业竞争态势压力不小。他谈及,一方面消费需求减弱,另一方面经营成本增加,导致虽然营收小幅上升,但蒙牛净利受冲击较大。短期内,消费需求和经营成本的挤压趋势难以出现改善,所以接下来的发展阻力依然很大。
对于今年增长目标,蒙牛乳业首席财务官张平表示,2024年收入指引仍是保持中低单位数百分比的增长,未来几年致力于提升经营利润率的方向未变,今年目标经营利润率再提升30至50个基点。
在蒙牛年报发布前的3月18日,摩根大通发布研究报告称,将蒙牛乳业的目标价从41港元下调至35港元。摩根大通认为,在现金流改善的情况下,蒙牛可能会提高派息比率。以现价水平预测2024年市盈率约12倍,其估值打折已反映了大部分的负面因素,并为业绩公布的盈利潜在下跌提供了下行保护。
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测,蒙牛2023年销售额将增长7%至992亿元,经营利润率料增长约50个基点至6.3%,纯利预测持平录53亿元。如果全年派息比率从30%提升至50%,则预测2024年股息回报率可升至约3.8%。因此,摩根大通维持对蒙牛的“增持”评级,不过将其目标价从41港元降至35港元。
显然,摩根大通在销售额及净利润预测方面有所高估。
另一家巨头摩根士丹利则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坦言,蒙牛乳业2023年纯利跌9.3%至48亿元人民币,分别较大摩及市场预测低7%和12%;核心营运利润同比升14%,逊于该行预期3%,受累销售及营销支出增加。此外,去年销售额同比增6.5%至986亿元人民币,符合预期;期内毛利率扩大1.8个百分点,胜于该行预期0.9个百分点,是由于原料奶价格下降。
年报显示,2023年,蒙牛乳业销售及经销费用为251.922亿元,上年同期为223.473亿元,同比增加12.7%,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25.5%,上年同期为24.1%。查阅历年这一费用金额来看,2023年创下历史新高。(港湾财经出品)